呂理事長為呂榮海法學博士,即將印刷第三版之「呂祖謙之儒(理)學、法理學」寫序文,弘揚呂祖謙「求同存異」之理念,其全文如下:

                  

                                呂理胡

晉陶潛淵 明 先生說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彼自謙之詞也,其實是當求甚解。吾族菁英 呂榮海博士,不僅博覽中外書籍,且求甚解,因此而有「呂祖謙之儒()學、法理學」大作問世,本大作足以證實 呂博士學識淵博,書中引述古今中外名士之讜論,均以精闢之創見予以詮釋。中間有的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但餘味無窮;有的著墨甚多,而文字生動,有畫龍點睛之效。雖然每節文字不多,但由於虛實相生,點面結合,用詞樸實厚重,誠不可多得。

呂博士名榮海,字東來有東來自台灣之意。一九五四年出生台灣淡水農家,與 祖謙 先生之關係尚無追源考證。但因特別認同 東萊先生呂祖謙之著作與學說,乃發奮力著「呂祖謙之儒()學、法理學」一書,期使呂學能獲彰顯,而有益於二十一世紀之今日。

東來先生台灣大學法學博士,律師、高考、及司法官特考全高中,令人讚嘆,但 呂博士立身處世不汲汲於富貴,而以讀書立論為樂!在本書第十章「成己成物」一節有「祈人人念天地育人及萬物之仁,喜悅生命,好好活一生,努力成己,行有餘力,則成物……」又說:「縱使無法成為『風流人物』」,其實生命也是不容易的,至少成己,願與受苦累的人共勉。」呂 博士雖然不在乎貧賤富貴,但卻以「成己成物」為其人生的使命,於生活追求的目標,實在可佩!

呂博士自二十七歲迄今,達三十餘年從事律師事業,往來兩岸三百餘次,處理過許多經典案件:二OO五年連戰首次訪問胡錦濤總書記時,擔任隨團法律顧問,也曾代表當事人與總統府打官司而獲勝,他深研儒家理學,也主張法學,保障人權之精神,與先賢呂祖謙兼容理學與心學,於鵝湖會「求同存異」之精神甚為契合。若以此處理原告、被告之歧見或藍綠間之差異以及兩岸間之不同主張,則社會安和矣。

本書第十二章最是精華, 呂博士把許多「古學」(當然包括呂學),與現代法理學結合的合情合理,描述得精彩萬分,閱讀起來,深感享受,並獲益良多。

本協會為感念 呂博士弘揚呂祖謙的學術思想、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做出重大貢獻,給後世學人留下珍貴的精神財富,特於其第三版續印前夕,書序感佩並請教於呂氏宗親們及廣大「儒()學、法理學」之愛好者。

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    第一屆 理事長 呂理胡 謹識      

西元二0一二年十月五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華呂祖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