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謙金華發祥之文教思想

浙江金華武義明招山為祖謙公及其數代族人安眠之地,祖謙公世稱 東萊先生,為父母守墓期間在此授徒講學,並成立了麗澤書院。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陸九淵等皆曾來此論學,為武義培養眾多人才,成為當時浙東文史哲學的主流思想,明招文化應運而生。

祖謙公住金華為南宋東南三賢之一,與朱熹、張拭齊名,官拜至尚書左丞。先祖為趙宋王朝世臣,有「累朝輔相」之稱,先後有呂蒙正、呂夷簡、呂公弼、呂公著、呂希哲等任宰相之職,封侯受爵。曾祖呂好問、伯祖呂本中、祖父呂弸中、父親呂大器等,皆為朝廷命官。如此一代一代連續不斷地在朝為官,在宋朝以前和以後的歷史中並不多見。

「東萊博議」為祖謙公主要著作之一,此書原為指導科舉考生而作,取《左傳》理亂得失而疏其說;而左傳乃以春秋為濫觴,故三書獨成一史學系統。後代文史學家莫不奉之為聖典今日大學生亦頗多選為課外讀本。現在日本大阪藏有東萊博議28~32巻,並發展成崇義尚禮之文化。    

呂祖謙授學中心思想「講實理、育實材、而求實用」,當時在金華武義將「耕農文化」轉成「耕讀文化」,從而培育出三十一位進士,其中一門五進士更是佳話。如此特殊的進士考試輔導班,為學生撰寫「東萊博議」做教材,應試的範文。祖謙公授課方式新穎:講授→啟發→互研→解惑→自我發揮,打破自古讀經唸史之死板書塾授讀方法,洪門父子三進士豈能無因。且類於現代大學之教法,能不教吾輩讚賞與尊崇。

數百年來人們對呂祖謙的追思,隨時代而興起,近代教育改革即受其影響,清光緒31年(1905)康有為維新運動時,首在武義成立壼山小學堂,中國從此進入國民教育,其創立人首任堂長王楨毅 先生秉承「明招文化」之精神進行改革,將學制改為九年,為當時最高學府。

「東萊博議」文章論述可濟現行社會之荒謬而導正,浙江婺學文大講堂文化工作者 葉一葦先生在2005年,時年91歲發稿完成「尋找明招文化」之書,此冊將由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印製,以傳芳理學於今世。

誠摯邀請各位宗長及社會賢達加入為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會員,共為紹美祖謙公經世治學文章.導正人心.邁向謙和思維而努力。

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 謹略 2010.9.20

協會地址:台灣桃園縣中壢市中央西路一段1號6樓,

協會電話:00886-34222325  協會傳真:00886-342508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華呂祖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