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

時間: 民國99年10月30日 上午10時

地點:湘蓮餐廳(桃園縣蘆竹鄉南竹路一段27號)

出席人數:39人,如簽到簿

缺席人數:7人

記錄:呂芳林、呂邁麟、呂學裕

一、  臨時主席:發起人代表呂理胡

二、  推選主席:由發起人互推呂理胡擔任主席

三、  主席致詞:

     今天與會的貴賓、各位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的發起人、各位  列席的孔賜房派下宗長:

    首先感謝各位在例假日,前來參加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來了這麼多人,使我們對協會的成立與推展更加具有信心。

    前年在世界呂氏宗親會的會刊上,看到呂勝倉宗長介紹他去浙江金華參訪呂祖謙陵墓與明招寺麗澤講堂的文章,今年初又在餐會上聽到在浙江投資鎂原料生產的呂松壽宗長,講述他去年單獨踏尋明招寺麗澤講堂與西岸村呂氏宗祠的經過,興起我與一些宗親對浙江金華的憧憬,平日朗朗上口的輩序「金華發祥、蕃衍潮漳…」,真的是這個金華嗎?

    今年4月10日呂萬春公派下孟生房呂三郎宗長,帶領孟生房、六合房等派下員30餘人,先參訪詔安玉龍坑之後,轉進浙江金華,另孔賜房派下呂芳雲、呂理照與我等10餘人,也於4月13日出發,直接由浙江杭州轉進金華。 4月14日兩團人員中午在縉云縣仙都飯店會合,並邀當地呂姓宗親10多人一起午餐,下午一起到金華武義縣參拜呂祖謙祖墓,與參訪他守孝時講學的明招寺及麗澤講堂,當時朱熹也曾受邀來此客串講學。傍晚,當地宗親又帶我們去參觀呂祖謙後代所建的西岸村呂氏宗祠,宗祠已很老舊,而且除了外牆、屋頂及部分雕刻的屋樑還在外,其他室內原應有的壁畫、裝潢都不見了,連宗祠應有的神桌、供桌、祖先牌位也都被小偷偷去做古董賣了,祇有牆壁上用紅紙條貼著列祖列宗神位,我們一行人行禮如儀,並由呂鐘江宗長讀祭文,表明敬意。從金華離開之後,我心界大開,終於找到台灣呂姓的歷史,任何國家都想保存他的歷史,宗族也一樣,但我台灣呂姓宗親以往找到的歷史,僅祇於福建詔安縣秀篆而已,再往前推,雖有一些記載,但片段與模糊而不敢肯定,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肯定的說:浙江金華是大多數台灣呂姓宗親的祖居地,呂祖謙是共同的祖先。

    返回台灣之後,我上網找有關呂祖謙的記事,到書店買東萊博議重讀,又託呂松壽宗長自大陸替我買回呂祖謙全集16本,看過之後才知道呂祖謙學識豐富,他與當時的朱熹、張栻齊名,三人都是浙東學術文化的先驅,呂祖謙是文學家、歷史家、也是理學家,他留給後世的著作文獻有六十多種,其中最有名的東萊博議一書,在我讀大學法律系的時候就已熟讀,這本書對法律系學生參加法官、律師高考的國文科有很大幫助,因此法律系學生大都會買來做為課外讀本,當時祇讚美他的文章寫的很好,但不知道他竟是自己的祖先,這些日子經我反覆求證與思考,從輩序裏前四句得到答案:

「金華發祥、蕃衍潮漳、傳芳理學、紹美文章…」,其含意為浙江金華是我輩台灣呂姓的發源地,其後繁衍到廣東潮州與福建漳州。宣傳與發揚呂祖謙的理學精義是我們的責任,下一輩人要介紹他務實及美妙的文章。為完成我們這一代呂姓子孫的責任,回台後我與鐘江宗長、芳林宗長、松壽宗長、邁麟宗長、水德宗長、佑旭宗長、學裕宗長、理德宗長、學鎮宗長等聚會討論決定積極成立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來傳芳其理學、紹美其文章。

六月初報載浙江省長呂祖善要帶團來台灣參訪,我向世

界呂姓宗親會長呂學樟立委反應,希望他代邀宗親省長能與我台灣呂姓宗親會晤,果然因呂祖謙牽線,呂省長帶浙江政經團30餘人,與台灣各地宗親會代表及呂祖謙協會代表共20餘人,於6月11日在新竹科學園區內的何家庭園餐廳內會餐,本協會並致贈大師級鶯歌陶瓷乙只及照相留念。

    今天我們的籌備會議祇是開始而已,今後我們會有更多時間,來共同研究、共同發揚光大呂祖謙學術、文化與其理學精神,謝謝各位的參與,祝身心愉快、萬事如意。

四、  來賓致詞:

中華民國呂姓宗親總會呂傳勝理事長:

中國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唐朝呂洞賓仙祖為社會人群貢獻了不少讓人傳頌的事蹟,南宋大文史哲學家呂祖謙留下了很多優越的著作,使我們子孫深感無限光榮。

高雄烈山五姓宗親會呂正鍾理事長:

位在湖北省隨州市烈山,為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至周朝姜太公時受封為呂姓,而紀、許與呂同源,高、盧則從太公分出,如此為烈山五姓的源由。目前在湖北烈山風景區規畫出「世界烈山宗親會館」,做為祭祀朝聖之地。呂祖謙的學術思想受現代世人所景仰,也亟需一紀念館讓世人緬懷。

五、  報告事項:

工作會報:

呂學裕報告:

今日的議程工作由 呂理胡 先生為總召集人, 呂鍾江 先生為副總召集人, 呂理卿 先生為會議工作召集人,呂松壽先生為招待工作召集人, 呂水德 先生為會場工作召集人,呂佑旭先生為報到工作召集人,呂學裕負責聯絡與協調,因多人參與使得發起人會議得以順利召集。

呂鍾江先生專題報告:

6月13日宴請浙江省長之時,特向他報告明招山呂祖謙墓園及西岸村河東呂氏宗祠有待整修,希望省長能幫忙,方便在台呂姓宗親回浙江祭祖,呂祖善省長當場就答應此要求。9/9~9/13,我與呂松壽、呂水德、呂邁麟、呂佑旭、呂學裕等人以工作為主,到浙江省的行程如下:

(1)        原希望能與省府商討在杭州市設立呂祖謙會館之事誼,但因此時省長在新彊,又適逢颱風可能侵襲浙江,省府上下都在忙碌,回台前一天雖受省府辦公室主任宴客,但迄今仍未有可否購地的訊息。

(2)        9/10到木雕重鎮東陽市欲購買神龕、神桌,參觀之後因尺寸不合吉字或款式不理想,目前仍與西岸村保持連繫中。9/10下午至西岸村與西岸鎮長及縉云縣府人員等座談時,已有派人正在清理宗祠,至傍晚於門口就貼出呂氏宗列為縣籍古蹟文物之公告,並埋設古蹟文物之石碑。9/12上午再訪西岸村,受到熱烈歡迎午間就在宗祠內用餐,我們也致贈禮金給宗祠。

(3)        9/11至浙江師範大學拜訪呂祖謙文集的編輯者黃靈庚教授,受到梅校長及其多位教授盛情款待,並贈予我們全套十七史詳節,並願撥一棟古色古香的「同輝閣」願給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使用。

(4)        9/11~9/13受到縉云縣政府官員全心招待,包括提供三天的晚宴及住宿,並領我們至仙都風景區參觀,及為我們簡介位於縣府旁的黃帝溫泉區開發案。

呂松壽先生專題報告:

此專題報告主要為下列五個主題:

(1)        呂氏遷移史

(2)        呂氏世系

(3)        呂祖謙簡介

(4)        呂祖謙後裔世系之考證與修撰

(5)        會館設置與宗親投資項目

詳細內容請見附件(一) 呂氏遷移史及呂祖謙簡介

六、  發起人會議討論提案

(一)  依規定推選籌備委員,名單如下:

呂理胡、呂鍾江、呂松壽、呂水德、呂理卿、呂學裕、呂理森等人,負責辦理籌備事誼。

(二)  籌備委員一致推舉由 呂理胡 先生為主任委員,負責召集會議對外行文等事宜。

七、  第一次籌備會議討論提案

由主席呂理胡主持,全體會員親自出席

(一)案由:審查章程草案

決議:

1) 章程第七條請增列團體會員。

2) 章程第十五條修改為本會置理事二十五人、監事七人…候補理事五人、候補監事一人…

3) 章程第三十條:有會員提議入會費二千元、常年費會一千元。因牽涉到本會學術研究需要經費,仍維持原案,另增加團體會員入會費壹萬元、年費伍仟元。

(二)案由:決定籌備期間聯絡地址及工作人員案

  決議:籌備期間地址:桃園縣中壢市中央西路一段1號6樓

  祕 書 長:呂松壽

  副祕書長:呂學裕

  會    計:呂松英

(三)案由:決定會員入會申請手續、申請書格式,並登報

            公開徵求會員。

 決議:

本會將登報公開徵求會員,個人資料填寫如附件:填寫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會員入會申請書。

(四)案由:籌備期間經費之收據及籌墊款

 決議:

所列款項如附件: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籌備會)收支明細表。

     (五)案由:開放團體會員入會。

      決議:費用為個人會員之2~3倍。

八、臨時動議:無

九、散會(午餐)

 

 

附件一:

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簡介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學者稱東萊先生,婺州(金華)人,南宋金華學派的主要代表。登隆興元年進士,曾任著作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卒後諡曰成,故後世尊稱呂成公。呂祖謙參與重修《徽宗實錄》,編纂《皇朝文鑑》,和朱熹、張軾齊名,時稱"東南三賢"。著有《東萊集》、《呂氏家墅讀詩記》、《東萊左氏博議》等,據查呂祖謙為呂氏自呂尚起第 77代宗祖,也是南宋時期有名之文學家、史學家也是哲學家,是浙東學術文化的先驅。呂祖謙留給後世著作文獻約有六十種,是一筆十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呂氏家族在文化史上的光榮。

      2004年4月北大柳哲教授在網路發表《吕祖谦后裔族谱在缙云发現》,始自文章中發現記載【河東郡呂氏宗祠】之事。緣自【金華發祥蕃衍潮漳】是遷居福建呂姓宗親的輩序,在浙投資設廠的台灣呂氏104代裔孫呂松壽於2009年11月據此朔源找到西岸村呂氏宗祠與武義縣明招山祖謙公陵墓,台灣的呂氏后裔即於次年四月組團到武義縣【明招山祖謙公陵墓】與西岸村【河東郡呂氏宗祠】謁拜,因有感於先祖呂祖謙之德學修養、經世治學、著書傳世卻英年早逝,其巂永之思想著作在今世卻少有鑽研與傳播,實為一大憾事,身為呂氏後裔的我們感到責無旁貸,先祖呂祖謙在文史上偉大的成就,激起了台灣呂姓宗親探究其偉大思想與精神之意願,與為了紹美祖謙公經世治學文章.導正人心.邁向謙和思維而努力,故成立本協會,希望有興趣的宗親與社會賢達們熱烈參與共襄盛舉。

 

                                     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協會  誌

                          2010/12/26 年 6月 5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華呂祖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